最近的經濟實在不景氣,即使有固定薪水也比以前較低,加上什麼東西都在漲,那麼,年輕人如何理財?如何在有限的經濟狀況下,為自己的未來留一點後路?

看到了這一篇報導,覺得很有讓我們學習理財的榜樣,不是好高騖遠,追求高風險的投資,也不是就選擇當個月光族,而是謹慎使用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,運用得宜。

 

2.2K也能存到200萬? 薪水7年未漲「小資女」揭祕小撇步

http://news.msn.com.tw/news2697215.aspx

畢業季到了,新鮮人最擔心薪水不如預期,勞委會最新調查指出,去年大學畢業生起薪2萬6577元,和13年前相比少了885元,不少上班族常感嘆:「什麼都漲,就是薪水不漲」但同樣的環境下,一名月薪2.2萬的單身上班女,4年內卻照樣累積200萬。 

據《Smart智富月刊》報導,30歲的單身上班族萱萱(化名)2.2K的月薪7年沒調過,但她固定存下77%薪水的理財好習慣,讓她即使每2年就出國旅遊、定期捐款給世界展望會,仍成功存下2桶金。 

萱萱的父親曾是銀行經理,擁有令人稱羨的待遇,卻沒有存錢的習慣,中年失業後連女兒的學費都繳不出,萱萱將父親血淋淋的例子警惕在心,她開始強迫自己儲蓄、認真工作賺錢存錢,但不久後她發現,這樣的方法似乎效益不大。

起初,萱萱將每個月生活費控制在5千元內,剩下的1萬7千元全逼自己存下,其中6千元放在分紅保單,2年後開始領還本金,約有3%的報酬率。不過萱萱發現,雖然有存錢但數字少,就算做到50歲退休,1千萬資產也只是夢,她開始研究如何投資,也兼家教每月多賺4千元,月領2萬6千元收入。 

報導內容指出,2008年,萱萱嘗試每個月各以3,000元定期定額投資2檔基金,雖然金融海嘯時賠了2萬多元,不過長期定期定額投資,卻讓她到手人生第一桶金。萱萱贖回一檔基金,另一檔繼續投資,沒想到未贖回的基金大翻身,績效逆轉成正的15%以上,29歲時萱萱已存下第2個100萬。

年紀輕輕就存到大筆積蓄,全歸功於萱萱有著4個紀律的小習慣。習慣1:她透過記帳了解自己的消費模式,訂出每個月花費的上限,對於超出預算的消費誘惑總堅定說「不」;習慣2:無論食衣住行或日用品,萱萱總會留意免費資源。

習慣3:雖然每2年出國旅遊一次開銷驚人,但萱萱的保單每2年就會還本2萬4千元,面對大筆支出會想辦法開創新收入,不挪用積蓄;習慣4:基金獲利所得存進帳戶,只用「新錢」投資,不去想自己手上已有多少錢。

 

 

聖經新譯本

箴言二十一20「 智慧人的居所中,積存珍貴的財物和油;愚昧人卻把他所有的揮霍耗盡。」

箴言三十24-25「地上有四樣小東西,非常聰明:螞蟻是微小的昆蟲,卻能在夏天預備糧食。」

創世紀四十一34-36「 法老要這樣行,在國中指派官員,當七年豐收的時候,徵收埃及地出產的五分之一。又叫他們把將要來的七個豐年的糧食收集起來,積蓄五穀歸在法老的手下,收在各城裡作糧食。這些糧食要儲存起來,可以應付將來埃及地的七年饑荒,免得這地被饑荒所滅。” 」

願上帝的話成為我們行事的準則!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sertoG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